走進恒康醫療
熱情為您服務
品牌故事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親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的伴隨下,出長安前往吐蕃。
由于山高路遠、環境惡劣,漢使多有摔傷、流血、腳破等。
當入吐蕃巴顏喀拉山時,迎親使祿東贊令當地的藏醫為送親隊伍療傷,藏醫診斷后,既往山上采摘一種菱形對生葉綠植物,
讓傷患者口里嚼碎,敷于傷口處即止,不時傷痛感減輕,腫痛盡棄。文成公主甚喜,見此草療效獨一特別,又因其為單味藥,所以稱曰“獨一,單味,好?!焙笕酥鸩綄⒋怂幉莘Q呼為“獨一味”。
結緣獨一味,公主命其名
古人對獨一味的了解,首先是發現獨一味止血和鎮痛功效顯著,
經過長期的醫療用藥實踐,古人對獨一味“消炎功效”有了新的認識,并不斷以典籍的方式記錄下來。公元8世紀,醫藥典籍開始出現獨一味的書面記載,著名藏醫巨著《四部醫典》、《月王藥診》、《晶珠本草》、《度母本草》等都有相關記載,
《晶珠本草》云:“葉圓而厚,莖方形,花分紫、黃、白三種,味微甘而苦?!?/span>《宇妥本草》云:“內服或外用均能消腫,引黃水,治疔瘡,療毒?!?/span>《四部醫典》云:“補骨髓,引黃水。
先人多嘗試,古籍有記載